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 > 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專題 > 政策文件
  • 索 引 號:DX0001/2021-07919

    發文機關: 東鄉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文   號:

  • 成文日期: 2021-12-30

    文件有效性:

【有效】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1年撫州市政務公開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 2021- 06- 09 18: 13 來源: 東鄉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瀏覽次數:

各縣(區)人民政府、撫州高新區管委會、東臨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2021年撫州市政務公開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1年6月9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21年撫州市政務公開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21〕12號)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年江西省政務公開工作方案的通知》(贛府廳字〔2021〕30號)要求,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法治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持續加大公開力度,增加公開深度,提高公開精度,助力深化“五型”政府建設,助推全市社會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強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實效

(一)推進政策文件精準解讀。各地各有關部門做好本地區、本領域“十四五”規劃和專項規劃、空間規劃、區域規劃的發布解讀工作,歸集整理公開本地區歷史規劃(計劃)。以持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蘸蜆嫿ㄐ掳l展格局為重點,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科技創新、減稅降費、普惠金融、擴大內需和有效投資、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重大政策,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組織開展深入解讀,嚴格落實政策解讀和政策文件同步制度,促進政策落地見效。(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落實)

(二)推進政策解讀提質創新。探索建立政策專員制度,由各部門確定工作人員擔任政策專員,依托政務公開專區和政府網站,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一號答”的政策咨詢和解讀服務。全面提升解讀工作質量,更加注重對政策背景、出臺目的、主要內容、執行標準、惠民利民舉措、新舊政策差異以及后續工作考慮等方面的實質性解讀。創新政策解讀形式,綜合運用新聞發布會、在線訪談、圖文漫畫、事例講解、短視頻等形式開展多元化解讀,讓群眾看得懂、用得上。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多元化平臺實現政策精準解讀、政策精準推送。(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落實)

(三)抓好回應關切和政民互動。統籌12345熱線電話、政府信息公開咨詢電話、領導信箱和實體服務大廳、便民服務中心等線上線下互動渠道,整合回應資源,完善管理制度,規范辦理流程,不斷提高聯系群眾、解讀政策和回應訴求的能力。(市政務服務局牽頭落實)健全完善政務輿情常態化處置回應機制,密切關注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濟金融、工資拖欠、環境污染、食品藥品安全、教育醫療養老、安全生產、困難群眾生活等方面的輿情并及時作出回應,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衛健委、市發改委、市金融辦、市人社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教體局、市醫保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分別牽頭落實)對省政府辦公廳轉辦的政務輿情,迅速核實處置,以解決政務輿情背后問題的實際成效回應社會關切。(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落實)

二、提升重點領域政務公開成效

(一)深化重大行政決策公開。認真貫徹實施《江西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省政府令〔2020〕第247號),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定完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列明決策事項、承辦部門、決策時間以及是否聽證等信息,并向社會公開。建立完善社會公眾代表列席政府有關會議機制,以“五型”政府建設監督員為基礎,建立社會公眾代表庫,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新聞媒體代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代表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推進決策過程公開,擴大公眾參與。根據決策對社會和公眾影響的范圍和程度,采取座談會、聽證會、實地走訪、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相關意見采納情況應當及時向社會公眾反饋,未采納的意見應說明理由。(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落實)

(二)深化市場監管和執法領域信息公開。以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為目標,根據市場主體的信息資源需求,做好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的梳理、匯總和公開,及時公開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的落實舉措,以專題形式集中展示有關內容。嚴格落實市場監管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明確公開內容的采集、審核、發布職責,規范公開內容的標準、格式,及時通過“江西行政執法服務網”、“信用中國(江西撫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江西)”、政務公開專區等平臺,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基本信息、結果信息。強化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信息公開工作,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市場監管局、市司法局、市發改委分別牽頭落實)

(三)深化生態環境領域信息公開。重點圍繞空氣質量、地表水環境質量、集中式飲用水水源質量等內容,持續加大信息公開和解讀力度,主動公開“河湖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強化農村污水治理等專項行動信息公開。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監管信息公開,集中公開全市生態環境行政處罰和“雙隨機”抽查信息。按照督察工作有關要求,做好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情況的公開工作。(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發改委、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分別牽頭落實)

(四)深化財政領域信息公開。進一步擴大預決算公開范圍,推進部門所屬單位預算、決算及相關報表公開。加大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力度。依法公開政府集中采購的目錄、標準、公告、中標及成交公示等信息。通過集中統一平臺,隨同預決算公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等信息。及時公布財政資金直達基層的分配、下達和使用管理情況。加大惠民惠農資金發放信息公開力度,縣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要推動補貼信息公開向農村和社區延伸。(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財政局牽頭落實)

(五)深化衛生健康領域信息公開。圍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強化公共衛生信息公開,準確把握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階段性特征,切實增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發布的針對性,重點圍繞散發新冠肺炎疫情、隔離管控、精準防控、冷鏈運輸、流調溯源、疫苗使用、假期人員流動等發布權威信息。發布社會關注的重大政策、內容敏感的重要信息前,加強統籌協調,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強化政府系統內部信息整合,統一步調對外發聲、不斷完善“新冠疫情防控”線上專題建設,強化同乘疫情查詢、口罩服務、心理熱線等疫情服務信息公開。全面公開公共衛生監督檢查情況,大力開展健康科普宣傳。(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衛健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分別牽頭落實)

三、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一)動態更新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在2021年8月底前,根據《江西省統一行政權力清單(2020年本)》,對26個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的公開事項各要素進行再梳理、再簡化,突出針對性、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政府網站首頁設置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專題,做好標準目錄所列公開事項和具體公開內容的聯動展示,方便公眾通過標準目錄進行信息檢索和查閱。積極探索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的直接對應和融合應用。(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辦公室、市大數據中心分別牽頭落實)市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省政府對口部門出臺的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編制發布相關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督促指導本系統基層政務公開工作。(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落實)

(二)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向村居和公共企事業單位延伸。積極參與全省基層政務公開“十縣百鄉”建設活動,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向農村和社區延伸試點工作。(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落實)教育、衛生健康、供水、供電、供氣、環境保護、公共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依據上級有關部門出臺的相應領域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和實施細則,制訂本級實施細則,并督促指導相關公共企事業單位研究制定公開標準和公開目錄,依法全面公開服務信息。(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國資委、市教體局、市衛健委、市發改委、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局分別牽頭落實)

(三)強化政務公開專區和窗口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大市本級和各縣〔區〕政務服務大廳、便民服務中心政務公開專區建設力度,堅持“專區姓專,高效便民”的原則,聚焦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事項標準化規范化,融合線上線下政務公開和服務,完善優化政務公開專區功能。在做好政府信息查閱、依申請公開受理、窗口辦理、意見收集反饋等常規服務外,可設立政策咨詢綜合服務窗口,及時準確地為企業、群眾提供“一號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詢服務。(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務服務局分別負責落實)

四、強化政務公開平臺建設和制度完善

(一)規范政務信息管理工作。健全完善政務信息管理制度。在2021年9月底前,對照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行政法規庫的國家正式版本,更新完善本機關網站上的行政法規文本。全面推進規章集中統一公開,在2021年10月底前,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公開現行有效的地方政府規章,方便公眾查詢使用。(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落實)

(二)優化完善依申請公開工作。認真落實《撫州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規范》,不斷提升依申請公開接收、登記、辦理、答復水平。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各單位要在本單位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中,列明收費要求和標準,加強收費管理,依法保障申請人合理信息獲取需求。(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落實)

(三)加強政務公開平臺建設。深化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按照“省市分建、互聯互通”的要求,在2021年10月底前配合完成省、市兩級信息資源庫建設,提供更加豐富的數據和應用能力支撐。2021年底前,縣級以上政府門戶網站全部支持互聯網協議第6版。(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大數據中心分別負責落實)組織開展全市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微信工作群重點整治行動,進一步規范政務新媒體、微信工作群建設管理,切實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對政府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建設情況開展專項檢查,未按要求完成的,依據有關規定督促整改、通報批評。穩步推動市、縣政府公報工作,完善政府公報數據庫,推進數字化利用。(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辦公室分別牽頭落實)

五、強化政務公開工作保障和監督指導

(一)健全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主要領導親自主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政府辦公系統全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各地、各部門主要領導每年至少聽取1次政務公開工作匯報,專題研究部署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要進一步明確各級人民政府辦公室的主管部門職責,理順工作機制,配齊配強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經費,確保政務公開工作順利開展。

(二)加強培訓指導。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列入領導干部學法內容,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行政機關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視程度和認識水平。加大業務培訓力度,采取集中授課、以會代訓等各種形式,組織開展政務公開工作培訓和研討交流,不斷提升信息發布、解讀政策、回應關切能力。

(三)強化監督檢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進一步健全完善激勵問責機制,對工作落實不到位、考核評估長期落后的單位,以適當形式通報并約談主要領導,督促改進提升工作。對本方案提出的涉及本地、本部門的重點任務,梳理形成工作臺賬,實時跟進督查,確保落實到位。依法規范開展政務公開工作考核、評估,考核結果列入各縣(區)高質量發展考核和市直單位績效考核內容。

各地、各部門要將本方案落實情況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予以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久久真人视频免费在现